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0723

4 年前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P a u l - K l e e
The Pair of Dancers (Tänzerpaar)……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Popular Chinese-Made Drones Are Found to Have Security Weakness
Researchers found a potential vulnerability in an app that helps power the drones, highlighting concerns that Beijing could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Americans.發現流行的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存在安全隱患
研究人員在幫助無人機的應用程序中發現了一個潛在的漏洞,突顯出人們擔心北京可能會獲得有關美國人的信息。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西方悼念文豪的方式之一:創造出的角色來告別。
看過耿更斯的;
Victor-Marie Hugo (1802-1885) French writer, statesman, poet, playwright, novelist, exponent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in France. Cartoon of Hugo on his deathbed surrounded by the characters he has created.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同學會的故事,肯定說不完。有送台灣名咖啡豆的,附些簡史和注意事項。
我不記得那一年開始喝研磨咖啡。在D公司上班時,肯定.....印象深的是90年代初去紐約,除了書之外,不知帶那些東西回去。想到咖啡豆,可是到商店,夥計問我要買那種,我被整屋上百種以上的咖啡豆弄得不知所措。
類似情形:70年代末在大學酒吧被滿牆的烈酒嚇傻了.....
****
今天兩位留日同學歸隊 (Line),還在日本的,叫"里中某某",他說,埔里出生,台中長大,所以取此姓......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胡適的話,有自由的地方就是我家鄉,不
0:20 / 3:49
70歲香港名嘴蕭若元,月旦時事二十載,經常在網上批評中港領導人,多年來被北京列入黑名單。港區國安法實施後言論空間收窄,他被迫永別香港、移民台灣。……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同學會。59年之後才知道高三班導師請曹同學等吃飯,勉勵他考聯考狀元,為中一中爭口氣。曹兄高分考上台大物理系。大一時就決心當傳教士。
昨天他給我們看牧師太太18歲的玉照。肯定是校花級的。有點像:
我近日翻 Victor Hugo BY Graham Robb,前後有兩組照片。
Juliette Drouet (雨果的紅粉知己,拒絕與他結婚,卻一生不離不棄) 1832 和1883的照片。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讀梁永安翻譯的失憶錄Hands to Mouth,就知道此奇書(巴黎困頓時讀到的奇書;與作者交往;知道會有英文本很興奮;後來交通事故亡。Paul Auster回紐約,生活困頓,遇兩家出版社不淑;稿遺失......Paul 成為名小說家.....某次書發表,有讀者送他二手書店5元買的書稿.....紐約Zoom出版、隔年再刷......)。上月讀Paul Auster文集,讀到深情的"譯者前言"。台大有2本,借的是"讀者贈"那本。出版,一年再刷。
Chronicle of the Guayaki Indians / Pierre Clastres ; translation & foreword by Paul Auster.
MoMA 的回顧展,一定的水準"
Henri Cartier-Bresson : the modern century / Peter Galassi.
三本畫家畫集:
1.Vuillard / Belinda Thomson.
2.The intimate eye of Edouard Vuillard : the Katonah Gallery, May 14-August 6, 1989 / guest curator Elizabeth Easton.
3. Edouard Vuillard / text by Stuart Preston.
20世紀西班牙4大藝術家與照相The Artist and the photograph / [exhibition curator, Anatxu Zabalbeascoa]
兩本沒看:Classification struggles :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81-1982) / Pierre Bourdieu ; edition established by Patrick Champagne, Julien Duval, Franck Poupeau and Marie-Christine Rivière ; translated by Peter Collier.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雖然這樣寫;蔡英文也答記者說要舉證 (說得好,但總統不要凡是答記者......)。
雖然各校可能一樣爛。常識的作法是:
中山的"大陸研究所"必須關門。相關老師必須請走路。所有論文必須總查。
"某校論文抄襲案,只暴露出台灣教育系統的腐敗之冰山一角。真可恥,真令人痛心。"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中興兄,
昨日最感謝您,特地從枋寮鄉趕來,參加離別59年之後的同學會。
您還記得中一中和成功嶺上的我的一些故事.....。
這是難得的,很令我感動、感激,知音。我們為何失聯呢?……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某校論文抄襲案,只暴露出台灣教育系統的腐敗之冰山一角。真可恥,真令人痛心。
Min-te Zhao
别担心,你担心也没用。最后,市场会决定一切。e.g., 现在谁还去做八股文?旧诗词,还有人在玩票,三民主义谁还用心?真好的论文这些人抄都不会抄,不过多用了一些A4纸而已。从有文字以来,教育系統向来是腐敗之源,而不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文盲连腐敗都不会也不懂。---- 我可不是说教育系統无好人,但病毒一定是有的,且传染力强。那还不够?用MILSTD105D有用吗?
楊澤泉
不要講某校!這是台灣普遍現象!
Ben Chen
我覺得這不能算「抄襲」,這是跟她拿了錢的「論文代工業者」沒有「職業道德」,隨便敷衍了事。不能怪受害的當事人。
謝朝鐘
這不是抄襲,這是系統性的販賣文憑、論文代工、造假、沽名釣譽。
林泰弘
你沒真的論文,這下損失慘重了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Boris Johnson's shambolic style helps get his message across—but often it is the only message he has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最新數據顯示,貿易爭端雖然使得中國經濟受到重創,但其實中國經濟委靡不振背後有更嚴重的病根:中國以國家主導的成長動力已經逐漸疲乏,中國也許近期內不會有經濟衰退或經濟危機,但長期的負面影響同樣嚴重。如果沒有改變方向,中國也許永遠不會富裕。
「中國比不上它想要仿效的經濟體。台灣、南韓和日本都已開放經濟,擁抱全球貿易及投資,並享有數十年的快速成長,直到達到中等收入水平才放緩,日本是在70年代早期經濟達到成熟,台灣及南韓則是在80及90年代初期……事實上,中國似乎比其他經濟體更早開始放緩。台灣在達到目前中國的經濟水平時,人均收入在下一個十年又成長了7.5%,南韓成長6.3%,日本為4.7%。然而,根據多倫多大學中國經濟成長專家Loren Brandt的說法,『對於中國而言,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很難維持4%以上的成長率。』」
According t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New data showing the toll trade tensions are taking on China’s ec……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2018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2017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抱歉!這是我們遲了三年的承諾。】……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十幾年前,北京商務開始出版趙元任先生的全集。依照慣例,每卷都有寄先生的"總序",而我覺得這種慣例不可取。換句話說,人才凋謝,後來者何德何能。
前一陣子,朋友跟我抱怨現在台灣不少文學論類的書,都有王教授寫序,他不喜歡。我笑說,我聽過王教授的一次演講,內容還好啦。他寫的序言,也還可以呢。
Ben Chen
季先生?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蔡英文說了什麼嗎?其實,對比以往的發言,她並沒有多說什麼。《華郵》記者問她:「聽說習近平設定了要您同意九二共識之期限,這個正確嗎?」蔡先是恭維習近平一定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再說到:「台灣已經是非常民主的地方……所以設定期限,要求台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承受一些對方的條件,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
台灣是個民主國家,選出來的人當然該依民意行事,蔡上述所言不過是常識。蔡英文才在半年前以極懸殊的選票比例贏得總統,落敗的正是那個把「九二共識」當繞口令的國民黨;現在,如果要選贏的去接受輸的政黨的主張,蔡英文這個總統恐怕也不用幹了。蔡客氣地向《華郵》說:「接受(九二共識)的可能性不大。」中國是炸什麼鍋?想角什麼力? .......
九二共識是一件無中生有的東西,它或許提供國共兩黨暫時性互動的創造性模糊,但早已過時,根本無法作為新時代兩岸互動的政治性基礎。蔡英文要不要接受九二共識是個假議題,共產黨如果持續保殘守缺,不願認真看待台灣民意,甚至拿兩岸問題來鬥爭政敵,以此解決自己的內部路線問題,那兩岸永遠繞不出這個死胡同。
----蘋論:是蔡英文讓兩岸炸鍋嗎……
查看更多
Ben Chen
台灣最大的問題:蔡英文,馬英九,自己都沒有辦法坐下來談,怎麼有辦法坐下來和習近平談?
林泰弘
是的!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有少數的豬隊友。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2015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董大媽與紀國棟……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2015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我對於"高層直言 不能再拖了!"莞爾,因為日本訴諸WTO仲裁 (告台灣單方面貿易歧視)。在國際貿易,不宜搞國內民粹......
日核災食品下周解禁? 衛福部:沒有!! 行政院:無時間表!! 但高層直言 不能再拖了!!!? (07/23/2015 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2015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The Economist 投入最多資本,去拓展internet時代---含social media---的全球業務。
在沒有internet 的時代,我訂閱它:1981~1997。印象中,1997年發行約70~80萬份,現在早破百萬份。
《胡適日記》 1934.12.11 有下文之摘述:The Economist, Sep 8,1934 , Russia's Planned Economy Part I. Profit and Loss,請注意:胡適在12月11日才作9月8日的The Economist (1934年)周刊。
----胡適重視蘇聯的第1期五年計畫的成果分析1934.12.11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2015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二戰末期,「走空襲」可說是老一輩的記憶,推薦大家一邊看一邊搭配伍佰《空襲警報》更有fu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2015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聽唱莎士比亞
SHAKESONGS
Discovering Shakespeare Through Song
我的這一天
11 年前
2014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你的朋友
很重要的新族群的"道不同不相為謀"觀念/現象。
We’re witnessing a reversion to tribalism around the world, away from nation states. As technology instantly connects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people are reverting to m……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12 年前
2013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你的朋友
一本一本賣書/送書:您好:我想購買戴明博士四日談: 其他同事也要一併購買,所以總共需要6本......
Hanching Chung
發現我寫龜字三次都錯.....
Hanching Chung
清早郵局少人.寄出四件包裹. 不亦快哉!
0:10 / 4:02
The beautiful Vienna in 1906 colorized. Mahler was somewhere there around!
2022年7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112) 再談各校的畢業典禮 2020,ESSEX的畢業典禮 近一周 5天。 義烏好友沈哥 International Hammock Day. Though released a long, long time ago, “American Pie” endures
0:26 / 10:26

7月23日反思 0723 2021:蘇錦坤著《法句經 --- 白話文版,含巴利文法分析》;胡適《白話文學史》引的《法句經》。1906年維也納

約廿年前,在三國演義看到打完戰,生吞敵將肝等……杜鵑啼血這篇,記主角‘細姨’在斗爭完其共產黨愛人之後,剖屍生吃其內臟等,數次……
劉大任的兩本短篇小說集。從“紅土印象”(志文新潮叢書,1970,收入杜鵑啼血為末篇)到“杜鵑啼血”(洪範,1990。封面有雷驤畫,可惜看不懂……)

最後一課集(3) : 齊邦媛《一生中的一天》1988

劉大任的兩本短篇小說集。從“紅土印象”(志文新潮叢書,1970,收入杜鵑啼血為末篇)到“杜鵑啼血”(洪範,1990。封面有雷驤畫,可惜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