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的早課
心中一直反覆廻盪著
當年R2在台大醫院急診室值班時
對他的病人
作了所有醫療工作者
最最不應該做的事
我心中非常難過
因為計算起來
他也可能是當年在新港受訓的P G Y醫師
或是五年級醫學生
我竟然教出了這樣的醫師
當一位病人
因為相信
因為尊重醫師的專業
把人生最最私密的部分交給我們
然而我們卻違背誓言
做出最最不應該做的事
發生這種事
是對天下所有醫師最大的侮辱
也是醫師應該反省的最大事情
人性一直難以捉摸
慾望也一直難以控制
所以我的社區醫療課程一直強調
醫師的職業像上帝般崇高
人的慾望卻像魔鬼般狡詐
身為醫師有責任
更有義務
時時潔淨反省自己
先考慮病人的利益
然後
才回到自己的收益
我們應時時為社區健康付出
然後提醒自己
我只是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中
一位平平凡凡的醫師
我一直警惕自己
醫師工作充滿了誘惑
然而我們只是
一位普普通通的人
所以我們要以社區醫師為榮
先社區
後自己
和到新港的台大五年級醫學生
及慈濟醫院媽祖醫院的PGY醫師們
共同勉勵
朗,天氣晴,朗報。廢名散文 今年的暑假
"Has its own logic".It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an underlying structure or set of rules that governs its actions or behavior, even if these are not apparent or understandable from an external perspective.
「有自己的邏輯」意味著某事物按照其獨特的特定推理或解釋系統運作,即使它與其他人認為合理或合理的概念不一致。它表明存在一個支配其行動或行為的底層結構或規則集,即使這些從外部角度來看並不明顯或難以理解。
人
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加文(Richard Garwin 1928 ~2025 97歲)為氫彈, 電腦、通訊和醫學領域帶來了技術步進 (紐約時報、 無影無蹤) 。
//「美容應當從心靈與靈魂開始,若非如此,化妝品便沒有任何作用」這是美容大師香奈爾給我們的忠告。而讀書,是精神美容最簡便最經濟的途徑。香港的書店尚存,香港精神就不會倒。真的嗎? [
"功率逆變器(power inverter)簡稱逆變器[1][2](inverter,invertor)、逆變流器、逆換流器[3]、反流器[4][5],是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電力電子裝置、設備、電路[6];藉此所得的交流頻率取決於使用的特定器件。逆變器的作用與整流器相反,後者最早是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的大型機電設備[7]。
逆變器的輸入電壓、輸出電壓及頻率,以及整體功率處理取決於具體的裝置或電路設計,逆變器本身並不產生任何功率,其功率或電源由直流電源提供。……
查看更多
路透社今天(5月14日)報導,美國能源專家最近發現,多款中國製造的太陽能逆變器,居然藏有「異常通信裝置」。這一發現,引發了美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供應鏈的高度警覺。……
查看更多
川普與中國達成交易的過程不合邏輯:為何對中國比對許多盟友更好? |
|
|
|
|
根據週末談判後達成的協議,美國對中國的實際關稅將為39%,其中包括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前就已經實施的關稅。這一數據來自於Evercore ISI的研究。 這依然是美國對所有主要國家徵收的關稅中最高的,也遠高於英國上週與美國達成協議後面臨的8%的實際關稅。由於存在豁免,實際關稅低於10%的基準關稅。 嚴格來說,與中國達成的協議是暫停加徵更高關稅90天,而與英國達成的是最終協議的框架。就目前而言,這兩者分別代表了美國關稅的上限和下限。 將對華關稅定為上限是理所當然的,畢竟中國是美國的地緣政治對手,中國創造的龐大過剩工業產能讓中國產品充斥全球,把競爭對手擠出市場並主導了關鍵技術。美國兩黨已達成共識:美國依賴中國供應鏈是危險的,需要打破這種依賴。 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週一卻表示,週末談判前實施的145%的關稅過猶不及,「與禁運無異」。「我們不希望和中國全面脫鉤。」 不管算不算脫鉤,如果當前關稅持續下去,勢必會加速供應商撤離中國的趨勢,這種趨勢早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加徵關稅時就開始了,並在喬·拜登任內進一步強化。 |
|
"溫故"能"知新"嗎?
0. 論語該讀嗎? 很難說,翻讀毛子水的"論語今註今譯 先進"
1.2021年 台灣《蘋果日報》5月18要停刊
台灣言論和文化和正義的損失
2021年5月15日 ·
《從光明日報到蘋果日報 黑暗的路還有多遠?》
消息傳來,台灣《蘋果日報》將會停止紙版製作,一夜之間由報社緊縮變成一間網媒,流失大量人才,何其令人難過。
雖然從前不能香港和台灣《蘋果日報》都被定為市井低俗狗仔隊的代表性媒體,在香港與之相比的就是《東方日報》。然而時間以及歷史亦證明 ,《蘋果日報》 是第一家能夠讓記者獲得合理待遇的媒體,亦是給予自由與記者採訪和報導許多深入題材的公司。
現在看看果籽做過的專題,其他報紙都不曾出現,亦從不在乎。而過去這段時間《蘋果日報》做過的人物專訪,更加可以說是記錄了整整一個時代。記者的人才從來都在,但是能夠讓記者發光發熱的地方卻是這麼難求。正如現在很受大家歡迎的Mike導,沒有ViuTv,他能夠發展的地方就很有限。
現在黎智英都被這種毫不合理的方式凍結財產, 政府要讓《蘋果》倒下,又有什麼難度? 過去幾年,香港的報紙都只有一個版面一個聲音,唯獨《蘋果日報》例外。 如果沒有《蘋果日報》之後,我們在思想上還要如何抵抗?
這個時候就會想起章詒和的《最後的貴族》。 她的父親章伯鈞當時就是所謂第三黨派。解放初期共產黨還未站穩陣腳,那時候還未敢把一黨專政變成綱領。結果章伯鈞當時高高興興地辦《光明日報》,直至觸碰到共產黨永續執政的基礎,就被打成右派直至如今。
章伯鈞和當時許多的文化人,都是中國文藝上的精英。本來在那個時候中國,都還仍然保留著傳統美的中國。結果這些年來就一個不剩。
從網上找到比較細緻一點的《光明日報》編年史: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全市26家報紙,只保留了《世界日報》和《新民報》,其餘全部被查封。
3月,決定由中國民主同盟接收《世界日報》的全部產業,改辦一張主要以知識分子為對象的報紙。
6月16日,《光明日報》正式創刊發行。陸續開始創辦《經濟》、《文學》、《文學評論》、《學術》、《新語文》等各種專刊,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
1952年12月,《光明日報》改由改為由各民主黨派合辦,社長仍為章伯鈞。《光明日報》在全國非常暢銷,成為在知識分子群體中影響最大的報紙。
1957年3月10日,由毛澤東提出,撤銷了《光明日報》的黨組,讓民主黨派自由獨自辦報。4月1日,九三學社的儲安平正式就任總編輯。
《光明日報》迅速成為全國最活躍的報紙之一,大膽刊出各種"鳴放"聲音。尤其章伯鈞的"政治設計院",儲安平的"黨天下"言論,石破天驚,動撼朝野。
6月,《光明日報》被認定為推行「資產階級方向」,是新聞界的「毒蛇」,被點名批評。隨後,《光明日報》有18人被劃為右派,儲安平、章伯鈞兩人均被當作「大右派」揪出。《光明日報》的領導權收歸中共中央宣傳部和統戰部。//
由放手自由辦報到接手管治,只是前後八年。
六十多年後的今天,終於輪到香港"被解放"。土改,反右,陸續有來。在沒有系統和法治的權鬥之下,即使再高位的林彪和華國鋒一樣被整頓攞命。白衣人打市民打得咁過癮,可見的近未來就是土改,完全可以引頸以待。有歷史之鑑,就只有在香港的那一班忠誠廢物以為並非根正苗紅的他們會有一席之地。
其實死期不遠。
香港被滅族,現在政權下的每隻鷹犬和一群忠誠廢物都會在歷史上被記上可恥的一筆。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9年5月15日 ·
分享對象:所有人
......這個道理,人民花了七十年時間才想明白。不久前,一個段子在中國社交媒體流傳:晚上吃飯時,一個半生不熟的朋友跟我說,美國太不是東西了,跟我們打貿易戰。"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贏貿易戰"。我心想,你也不照鏡子看看自己,你是那個"我們"嗎?其實你就是那個"代價"。
不惜一切代價抗美援朝,不惜一切代價大煉鋼鐵,不惜一切代價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不惜一切代價鎮壓六四運動,不惜一切代價打贏中美貿易戰,不惜一切代價援助非洲……你以為那個代價是什麼呢?正如一首《天朝屁民歌》唱道:"維穩的費,屁民的稅。花你的錢,判你的罪"。
參考閱讀:長平觀察:從“屁民”到“韭菜”
第七, 尤其重要的是,跟特朗普相比,習近平有足夠的"代價"可以支付。習近平可以宣布"不惜一切代價",而且可以讓"代價"們(被犧牲利益的民眾)歡欣鼓舞,而特朗普只能一再解釋打贏戰爭的代價很小,還會補貼付出代價的美國農民。更不用說,反對黨、媒體和公民一直沒有停止批評總統。
當媒體以"兩國百姓都叫苦連天"作為標題的時候,卻沒有點明的是:中國百姓叫苦之後更加痛恨"華盛頓",美國百姓叫苦之後也更加痛恨"華盛頓"。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2019年5月15日 ·
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贏貿易戰"。我心想,你也不照鏡子看看自己,你是那個"我們"嗎?其實你就是那個"代價"。——一個在中國社群網站流傳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