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下幾天前跟錦坤兄說的台灣核電問題
我一直掙扎是否應該將約10年前我到台電訓練所聽到的和感受到的說出來
(什麼是 PRODESSIONALISM)
我想這屬於公益問題
當時扁政府決定廢核四廠
上課的學生跟我談許多事
包括當初政府鼓勵內製 所以取得許多標
可是 他們的能力其實是遠低於設計要求的規格
所以有嚴重的"拒收"問題 因而完工遙遙無期
所以廢核四對他們是"解套"......
你可以想像當初與GE等公司訂的契約絕對是讓台灣吃不完的核四債/賠
台灣的核能委員會又是什麼機構呢---這機構類似下一機構
我1979年在中央標準局做過半年的"公務員"
當時下定決心到工商業去 不當什麼技正
*** 當然 杜邦公司/美國政府等在ehs上是領先者
我希望朋友少用"文化"等字眼
不過我們要學習與力行的事相當多
我忘記慶麟兄昨天給的資訊:
我寫了一篇有關核電的感言
請參考
http://fullpot.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html感謝 David 讓我學英文
Dear HC,,
最近重新翻翻這本書 p.164 有一段話描述下屬怎樣應付精明的主管
The staff reacted to avoid her punishment. We sanitized the information. Each staff calculated the spin to put on the numbers, to position his or her reports in the best light.
不很確定 calculate the spin to...., position his reports in the best light 的意思與翻譯
Best rgds
David Hsu
--
這spin 意思是
見解((米略式))(特定の)見解, 解釈 put a political spin on ...…に政治的な解釈を加える.
所以"每人提的數據/見解都經過美化 (馬殺雞)
讓他們的報告看起來漂亮點"
這情形在當年康旭時或許類似
--
再讀 SPIN 解釋錯誤
原譯用輪盤賭局來解釋SPIN 有點道理
*****
吳國精先生
說三浦綾子(Miura Ayako)
是"我那殺千刀的"才對
**** 感謝林公孚給我們的
我的COMMENTS: 七八年前某留美化工人將ACCOUNTABILITY 翻譯成
當責並出書--書中錯誤頗多
(我在中油訓練所讀到他們當時的 BIBLE 哈哈大笑....)
這些東西都是有點玩字 老生長談
參考
台貪污盛行/蘋論:立院應辦核災聽證會+++++
品質學會 品質知識社群 (QKC) 研討會
時間:3月25日 (星期五) 19:00--21:00
地 點:品質學會九樓會議室
報告專題:顧客滿意與問題解決
主講人:戴久永 會友
PS
1,若有無意接收此訊息者,請回函告知。謝謝!
2,探索”當責”For yor comment!
多年前,我聽到微軟中國總裁李開復的演講,
他提到當年在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就讀時,因玩心太重,未依約定按時交出老師指定的程式撰寫任務,老師以integrity(誠篤正直)& accountability(言信行果)教訓他的故事。從此李開復把integrity與 accountability當作他為人處世的準則,奉行不渝,並為此獲益,當責二字從此深植我心中。
後來讀到張文隆先生所著《當責》及所譯《當責式管理》二書後,
才知道他已把accountability譯為當責,並賦予新意,值得深入探索。
在英語世界中,首次使用accountability這一名詞的,是在1688年英皇詹姆斯二世的宣言中。當時他說:「I'm accountable for all things that I openly and voluntarily do or say。」其意係指他要為公開或志願做或說的任何事承當責任,是一種重然諾的態度。
《牛津字典》將”當責“(accountability)定義為「事實或狀況之責任承擔,責任缺乏當責,業已損害了公眾對商業和政治 領袖的尊重。」(The fact or condition of being accountable; responsibility lack of accountability has corroded public respect for business and political leaders )《韋氏字典》將它定義為「品質或狀態之責任承擔,特別是義務或願意接受責任,或對自己的行動.負有責任。例如<政 府官員缺乏當責>。(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accountable; especially : an obligation or willingness to accept responsibility or to account for one's actions 當責是要對你行動的事實真相負責之意。
張文隆先生則將它定義為「能算清楚的,要報告的,可依賴的,能解釋的,知得失的,重後果的,重成果的。」
隨社會變化,《維基百科》已對”當責“賦予新的內涵如下:
當責是一個概念,在企業倫理和公司治理中有幾個含義;它經常用來表示類似含有:責任、有答覆力的(answerability)、該受責備的(blameworthiness)及負債(liability)及其他與帳戶取款之期望相關聯的名詞概念。
作為治理的考量面,它已成為討論有關公共部門,非盈利性和私人(公司)領域的中心問題。在領導角色方面,當責是承認和承擔責任對:措施、產品、決策和政策,包括行政,治理及實施的範圍之內的角色,或工作職位以及含有義務報告,解釋,並交代由此帶來的後果。
作為治理有關的名詞,當責實難以定義。它經常作為描述取款帳戶與個人之間的關係,例如:“A對B負責,A有義務通知B關於A的(過去或將來)的行動和決定,來證明這種關係,以及最終失當行為案件受到的處罰”。當責離不開適當的會計實務,換句話說,缺乏會計表示缺乏當責。
由於它的內涵如此豐富,因而出現所謂的「當責式管理」,受到美國許多高科技公司,和我國的電子業者的歡迎,聯電董事長胡國強不但引進「當責式管理」,還將當責定義為「設定高標,自我要求;積極主動,面對及解決問題;勇於承擔,對成果負責。」這種定義相當簡單易行。因此,我們可將「當責」視為職場員工為人處世的一種信念或價值觀,即勇於負責,承擔後果。
最近我們看到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災變,廠內有五十位員工冒著生命危險留守,他們在蒸氣、爆炸、大火、炙熱、輻射等種種危惡的情境下,為電廠安全與自身責任,作最後搏鬥,一名留守者傳話說:「我不怕死,這是我的職責。」這種忠於職守的表現,無疑是對”當責“做了最佳的詮釋。
當責的觀念也被納入「ISO 10001品質管理一顧客滿意度一組織行為準則之指導綱要」之中,其4‧8節「當責」(擔當責任),要求組織針對其準則的措施與決定及有關之報導,須建立並維持當責性。
本學會的「卓越經營績效模式」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已將當責的觀念納入「領導」項,例如:1.2「領導承諾與作為」其中我們提醒最高管理階層「主動參與、當責(Accountability)及賦權,領導者以身作則,並在過程標準化之後,建立過程負責人制度,賦予持續改進責任並論功行賞。例如,對顧客、股東、夥伴,及員工的承諾、成果及品質承擔責任。最高管理階層及其成員,均應信守達成目標之承諾。」
由此可知,”當責” 觀念的運用,已從個人跨進組織管理的領域,它的定義、與內涵正逐漸變,其重要性也正日俱增。
面對這種情況,組織領導者們,切莫對它掉以輕心,以免落得失去競爭優勢而不自知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