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3/31關於品質界的兩則記事
午1500 戴久永教授來取一本書(戴明修煉I)。談品質教科書中沒有任何基本的techniques東西,多談些bsc、6x、等等。我說這可以寫篇論文,探討企管教育中的品質、流程、服務業等方面之空砲彈。這可以對比Deming-based MBA之想法。他提到教科書的翻譯每頁250元。我希望他 調查Dr. Juran的真正法學title是什麼,因為這是困擾台灣學界的資格問題(有所謂法學博士並非我們所想的)。
我說它四年之後再退休,也可以來玩一下論文集。他說他是一匹野狼,沒group。
他近幾年少寫文章,我說可惜。要保持點力道到最後一口氣。
*****
朋友/前輩:
下述林先生引的這篇文章,並不完全(應該參考『同道:從fellowship談起;與王晃三教授同道同光』一文)。-- 我想,「個人新聞台simon university」或參觀一下。譬如說,在QRDC過去7次會議期間,我在它存約數百篇「作品集」。
現在我簡單地談你們下周要談的兩大主題:「本委員會任務應如何聚焦?」和「我們期望產出何種成果?」
首先,我們如果過去一開始開始,就懂得做會議等所根本的目的書(purpose statemen t),就方便得多。
它的方式大約:
「本委員會應如何運作?要做那些?」和「我們期望產出的成果」
【To Do… I the ways of…So That…】
If we did it formally…可惜…..
現在要談「本委員會任務應如何聚焦?」和「我們期望產出何種成果?」
可不就容易多……
----
不過,……..我們可以補充,請林先生和王主委整理一下,大家再重新出發。
這是從supply端看,我們似乎也應該要求學會csq,問他們的要求 夢想—這是d emand端。
*****
我過去最覺得最失望的是,csq言行的落差很大。
現代組織面臨的最大衝擊是:資訊/知識的民主化、分散和加速累積。所以csq 似乎應往「知識和經驗的交流和累積平台」之方向走。
所以,我們花些時間討論所謂的「品質知識社群」*……
也許這些還不夠深入,要深入談。我相信這只是「一端」,一己之見。
*或許可參考:索羅維基(James Surowiecki)『群眾的智慧-如何讓個人、團隊、企業與社會變得更聰明』楊玉齡譯,遠流出版公司,2005。
原書:
Wisdom of Crowds: 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cs, Societies, and Nations
『衆知 - 何故多数は少数より賢明なのか?そして集団的知恵が如何にビジネス、経済、社会、国家を形成するか?』